返回
诗歌里的蜀葵

蜀葵是锦葵科两年生草本植物。

蜀葵的花语是:梦想。

□肖笃勇/文 蒋永平/图
  暑期,我开车去九寨沟,在路边见到风中摇曳的蜀葵,于绿水青山中开得灿烂、奔放,如同藏家姑娘,别有一番亮丽与朴实的气质。
  蜀葵,这以“蜀”命名的花,在西汉时称“戎葵”,而“戎”与“蜀”均有“高大”之意。蜀葵穿越2200年历史的夏花灿烂,至迟在16世纪时便成为欧洲、尤其是地中海沿岸居民喜爱的花卉,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本土植物之一,被誉为属于世界的“丝路之花”。


熏风一相引,艳色几回浓
  “花如木槿花相似,叶比芙蓉叶一般。五尺栏杆遮不尽,尚留一半与人看。”
  明代杨穆在《西墅杂记》里记载,这首诗是在成化甲午(公元1474)年间,一位来华访问并初识蜀葵花的日本使者所作。
  蜀葵花,与寓意永恒的木槿花,与温柔纯洁的木芙蓉,堪比美。
  但这似乎不够。于是,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便成了蜀葵花神,那位在宫廷当乐师的哥哥李延年为她献上“一顾倾人城,再顾倾人国”的惊艳句子。
  这么说,蜀葵花确实是美丽的。
  我第一次见到蜀葵花,是在成都市区某处庭院里,与那位日本使者一样,茫然地惊奇:这硕大耀眼的几朵,难道不是燃烧的“喇叭”花吗?而这翠绿如茵的根茎与叶,分明又是向日葵啊!庭院主人听后笑着说,或许是这深红太过炫耀,乱了你的眼力吧?这可是蜀葵花——单瓣的蜀葵花!
  “剑门南面树,移向会仙亭。锦水饶花艳,岷山带叶青。文君惭婉娩,神女让娉婷。烂漫红兼紫,飘香入绣扃。”
  这 首《蜀葵》诗,是唐代徐夤吟出的。在诗人眼里,蜀 葵 花 的 美艳,竟让文君和巫山神女为之失色,为之谦让了。
  又是一年蜀葵花开,绽放的蜀葵花朵灿若云霞,宛如霓裳仙子,为炎炎夏日平添 了 几 分 生机,引来江南才子唐伯虎于扇面题诗曰,“端阳风物最清嘉,猩色戎葵乱着花。雄黄更扰菖蒲酒,杯里分明一片霞。”
  而将蜀葵花之美艳直接与四川联系在一起的,当推清人吕兆麟吟蜀葵的诗了——“昔向燕台见,今来蜀道逢。熏风一相引,艳色几回浓。翠干抽筠直,朱华剪彩重。倾阳曾有愿,莫认木芙蓉。”诗人携燕赵之侠骨柔肠,临蜀地唱出了蜀葵花之艳丽芳香。
  还有宋人孔平仲咏吟蜀葵花“淡雅宁静”气质的诗:“绰约佳人淡薄妆,天真自恃不熏香。低头无语娇尤甚,更著新翻浅色黄。”
  诗人们似乎都不会为蜀葵花吝惜美丽的词句与情感。
  2024 年成都举办世园会期间,我到金堂县转龙镇的鲜花谷,面对着成片似海的蜀葵花时,才豁然领悟这美,这情愫。蜀葵,区别于同属锦葵科的木本植物木芙蓉,是两年生直立草本植物,其花色繁多,朵大亮丽,越靠近花蕊处晕染越深,犹如美人涂的胭脂;且花期长,从初夏的端午前后开花,自下而上,次第绽放,层叠壮观,可至深秋。


花根疑是忠臣骨,开出倾心向太阳
  “冉冉众芳歇,亭亭虚室前。敷荣时已背,幽赏地宜偏。红艳世方重,素华徒可怜。何当君子愿,知不竞喧妍。”
  这首诗,是号称大唐第一美男子的权臣武元衡所作,题目叫《宜阳所居白蜀葵答咏柬诸公》,他借助“白色蜀葵花在‘红粉鲜艳’面前显得淡雅肃穆甚或楚楚可怜”的咏叹,表明了自己希望与世无争的心境。
  这就要说到蜀葵的质朴本性了。
  唐代诗人陈标在《蜀葵》里写道:“眼前无奈蜀葵何,浅紫深红数百窠。能共牡丹争几许,得人嫌处只缘多。”此诗虽带有哲理性,却将蜀葵的质朴沦落到了“遭人嫌多”的境地。
  这是否说明,蜀葵缺了牡丹“花开时节动京城”的气度,也不及梅花“散作乾坤万里春”的广度,以及海棠“爱惜芳心莫轻叶”的高度呢?
  事实上,成片的野生蜀葵,如今大约只属于川西的原野,只属于中亚、西亚和南欧的部分地方了,在“原产地”成都平原,人们似乎再难寻其踪迹,偶尔惊喜的“发现与邂逅”,或都是人工栽培遗留下的品种。这印证了蜀葵“墙内开花墙外香”的历史发展与演变吗?
  而要具体地谈论蜀葵的质朴和实用性,就需说到它的栽培与药用价值了。
  2022年3月,成都市植物园发起“蜀葵进百校”活动,我因此认识了成华区某小学兼作园艺辅导的陈老师。陈老师说,蜀葵花喜欢阳光,茎和叶偏好凉爽的环境,根虽怕积水却耐寒冷和干旱,加上它的易杂交性,其栽培管理简单多了,远没有芍药和牡丹那样的娇贵,院落、路侧、花坛、河畔和田间地头,随遇而生长,随生而花开,盛开的花朵,无论单瓣还是重瓣,都是那样的奔放和鲜亮,向世界呈现出一派清明与平和之气。
  蜀葵的药用价值,是入了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“草部”的——根可作润滑药,籽可利尿通淋,叶可疗痈肿疮疡及烧烫伤,花除了解毒散结和通利大小便外,提取的花青素可为食品的着色剂。
  然而,诚如《花镜》所言,“蜀葵,阳草也。”蜀葵最为显著、最常被文人们所歌颂的一种特性,则是它的向阳性。这一点同样以宋代诗人王鎡咏吟蜀葵的诗为证:“片片川罗湿露凉,染红才了染鹅黄。花根疑是忠臣骨,开出倾心向太阳。”蜀葵花的色彩纷呈,根的骨气内涵,都凝聚于它那如向日葵一般的向阳本质了。
  而我则以为,真正要领略蜀葵花这“向阳性”,莫如去到川西高原,比如阿坝州的若尔盖:在湛蓝的天空下,一望无际的青青草原蕴含着几株挺拔高扬的野生蜀葵花,不与星罗的格桑花争艳,不与成片的油菜花争宠,只以恣意的姿态,向着纯净的太阳光绽放——“最怜一点丹忱在,不为斜阳影便移。”


请君有钱向酒家,君不见,蜀葵花
  蜀葵花以独特的美艳与质朴,以显著的向阳性,走进了徐悲鸿、梵高和莫奈的作品,走进了莫高窟的壁画。
  “昨日一花开,今日一花开。今日花正好,昨日花已老。始知人老不如花,可惜落花君莫扫。人生不得长少年,莫惜床头沽酒钱。请君有钱向酒家,君不见,蜀葵花。”
  这几乎是公认写蜀葵花写得最好的一首诗,由唐代岑参所作的《蜀葵花歌》。
  “蜀葵花天天都开放。但今日开的花正好,昨日的花只过了一夜就凋零了。可人老人好不如花,人生没有再少年。所以,人不要吝惜床头买酒钱,今朝有酒今朝乐,不然就像这蜀葵花,生命很快就要过去啦!”
  边塞诗人岑参,借蜀葵对“时光流逝”生发出感慨,惋惜自身功业未竟人却将老,轻捋一丝淡淡的忧伤,以酒买醉唱向蜀葵花。
  由此,千年蜀葵获得了“梦想”的花语——其花形丰满雅致,花色变幻多样,给人梦幻唯美的感觉。蜀葵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,随遇而安,温和朴实,它的单朵花花期或仅存一日,却以无数花的持续开放形成花团锦簇和花的海洋,所以,蜀葵花又有了“温婉”与“勇敢”的美好寓意。